喊如果當選總統「門永遠都是開的」 賴清德:經濟成長率拚3.5%以上
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(圖)30日下午前往臺北國際會議中心,出席9大工商團體共同舉辦的「2023臺灣經濟發展論壇-與國家未來領導人對談」,就臺灣未來經濟發展議題與工商界對話。圖/中央社
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今天表示,未來當選總統,盼經濟成長率至少3.5%以上,且親自主持經濟發展會議邀請勞資雙方與社會各界共商經濟大事。他也說,只要中國秉持對等尊嚴,門永遠都是開的,中國必須認知繁榮的臺灣可促成進步的中國,大家都有好處。
賴清德下午出席「2023臺灣經濟發展論壇–與國家未來領導人對談」活動,與會來賓問及對經濟成長率的期待值,他表示,前總統馬英九任內平均經濟成長率是3%,蔡總統任內是3.4%;地緣政治變化讓民主臺灣更有機會發揮所長,數字當然要跟總體經濟專家討論,但他期盼不要低於3.5%,至少3.5%以上,如果4%當然更好。
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問到兩岸是否會打仗,若當選總統如何推動兩岸交流與對話。賴清德回答說,他在臺南市長任內曾到上海交流,特別提到兩岸應要藉對話取代對抗、交流取代圍堵,透過交流增進彼此理解、諒解,和平發展是他從政以來對兩岸議題不變的初衷,未來當總統也是如此。
他表示,臺商投資中國超過2500億美元以上,每天有100、200萬臺灣人在中國幫忙拚經濟、創造就業機會與安定社會,臺灣固然獲利,但中國何嘗沒有獲益,這是雙贏;但中國非得要臺灣接受「一箇中國」原則、九二共識,否則不跟臺灣合作,甚至每到選舉就採取一些政治的手段。
不是九份!「这1老街称霸北部」推爆 内行认证:美食多又景点棒
他以農產品登陸爲例說,臺東的鳳梨釋迦或鳳梨,後來也沒有真正禁止,卻一定要國民黨的民意代表到國臺辦走一趟,國臺辦才放行;此舉反造成中國已經不是臺灣農產品輸出最大國,現在臺灣農產品最大輸出國家是美國。
賴清德指出,如果臺灣接受九二共識、開放服貿、開放大量中國學生來臺灣就業,「臺灣就可以得到和平嗎?不是、不可能」。
他指出,早在民進黨成立之前,中國就主張攻打併拿下臺灣,民國47年823砲戰就開始了,也不是民進黨主張臺灣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;想要拿下臺灣是中國的國家政策,是中國爲了要擴張在亞太的政治實力。
賴清德說,中國把路堵住了,臺灣往另外一個方向走,此路不通,走另外一條路,而且走得更成功;以前總統馬英九卸任前最後一年與現在做比較,臺灣對外貿易增加70%,臺灣的國內生產毛額(GDP)由17兆增加到23兆,這些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。
他表示,他未來當總統,只要中國秉持對等與尊嚴,門永遠都是開的,願意幫助中國特別是在中國困難的時候,一個穩定的中國可以提供安全的臺灣,中國必須要認知一個繁榮的臺灣可以促成進步的中國,大家都有好處,不要因爲政治關係非得要併吞臺灣不可。
他說,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20大時特別對九二共識定義爲一國兩制、一箇中國,如果臺灣今天走向一箇中國的回頭路,國家安全、經濟發展一定會帶來相當大的衝擊。
被問到當選總統後是否修法放寬工時,賴清德表示,如果擔任總統,他會親自主持經濟發展會議,邀請企業界、勞工界與社會各界共商經濟發展大事。
延伸閱讀